摘要: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英特尔(INTC.O)近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季度成绩单。公司不仅在第三季度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超越,更在战略布局与技术研发方面释放出积极信号,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上涨约7%。业绩表现:营收利润双超预期,连续四季稳步提升根据英特尔最新公布的财报,第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137亿美元,不仅高于FactSet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32亿美元,也较去年同期增长3%。更值得关注的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英特尔(INTC.O)近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季度成绩单。公司不仅在第三季度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重超越,更在战略布局与技术研发方面释放出积极信号,推动其盘后股价大幅上涨约7%。
业绩表现:营收利润双超预期,连续四季稳步提升
根据英特尔最新公布的财报,第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137亿美元,不仅高于FactSet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32亿美元,也较去年同期增长3%。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盈利方面表现尤为强劲,调整后每股收益为23美分,远超市场预期的2美分。
英特尔公司企业规划与投资者关系副总裁约翰·皮策在接受MarketWatch采访时指出,这一成绩标志着英特尔已连续第四个季度展现出“执行力的提升”和“稳步进展”。他强调,公司正致力于在全新管理团队的带领下,系统性重塑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新英特尔”。
战略转向:聚焦客户需求与技术追赶
自今年3月陈立武接任首席执行官以来,英特尔明显加快了内部改革步伐。管理层将工作重心放在更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全力提升在先进制程工艺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以弥补过去数年因战略失误而落下的差距。这一系列调整的成效,正逐步在财务数据中得到体现。
AI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业绩短期向好,但许多市场分析人士仍认为,英特尔在当前最火热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对落后。AI计算革命目前主要由GPU(以英伟达为代表)和特定应用集成电路(如博通)所驱动,而英特尔的核心产品——中央处理器——在新型AI应用中的核心地位有所减弱。
对此,皮策表达了不同看法。他坦言,当前AI市场的需求环境使得英特尔“难以满足所有现有需求”,部分业务受到了供应限制的影响。但他同时强调,若能解决产能瓶颈,公司本可斩获更多第三季度收入。他更乐观预测,通过有效激活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业务中的AI需求,英特尔“未来有望在AI领域扮演更重要角色”。
财务预测与业务调整
对于第四季度的业绩展望,英特尔给出了128亿至138亿美元的营收指引,其中点值略低于市场共识。皮策解释,这一差异主要源于华尔街分析师未及时调整对英特尔出售其Altera 51%股份影响的预期。他估算,考虑该交易影响,需从共识数据中剔除约4亿至5亿美元的收入和2美分的收益。
完成Altera股份出售后,皮策透露英特尔的现金储备将突破300亿美元大关,较第二季度增加约100亿美元。他特别指出:“我们对这一成果感到非常满意,尤其是美国政府对我们的支持,这凸显了我们作为美国唯一拥有先进制造和研发能力的半导体公司的战略价值。”
未来布局:深化合作与技术突破
皮策表示英特尔将重点聚焦于振兴其x86计算机架构生态系统。这一战略将受益于与英伟达新建立的产品合作伙伴关系。他预期,双方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产品领域的协作,不仅将共同扩大市场份额,更将助力这家芯片先驱巩固其在AI竞赛中的地位。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陈立武进一步透露了公司的产品路线图,表示英特尔计划“每年推出多代针对推理优化的GPU,通过提供增强的内存和带宽以满足企业级市场需求”。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则确认,来自英伟达的约50亿美元投资预计将在第四季度末前全部到位。
制造业务与先进工艺进展
投资者对英特尔代工业务的发展也抱有高度关注,迫切希望看到其在制造能力和芯片设计方面的实质性改进。皮策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息,称英特尔在关键的18A制程节点上已取得“良好进展”。他同时宣布,公司计划在本季度推出Panther Lake架构的PC芯片,并且亚利桑那州的Fab 52晶圆厂已开始全面运作,生产基于18A工艺的芯片。
在更前沿的14A工艺节点上,此前英特尔曾表示,若无法找到重要外部客户并达成关键里程碑,可能会暂停开发。对此,皮策给出了令人鼓舞的更新:“我们对外部客户关于14A的早期反馈感到非常振奋”,并补充称,14A节点的当前进展甚至比同期18A的研发阶段更为领先。
为建立代工客户的信任,英特尔于9月成立了中央工程团队,专职支持基础IP开发、芯片设计测试及电气设计自动化工具,目前正与多个潜在客户就代工业务进行深入接洽。
总结
综上所述,英特尔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节点。一方面,公司通过严格的执行力改善实现了短期业绩的稳步回升;另一方面,其在AI生态的战略布局、现金实力的增强、先进制程的突破以及与行业领导者英伟达的深度合作,均为其长期竞争力的重塑注入了新的动能。尽管前路挑战依然严峻,但英特尔已展现出重返半导体产业核心舞台的决心与潜力。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