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論改變不了世界,也改變不了自己,只有通過時間閱歷才可以。學習交易技術,目的不是為了立刻賺錢。而是為了學會從某一個緯度來認識和解讀市場,交易技術理論本身是死的,可是認知應該是靈活的和獨自的,這個你能觀察到的不同緯度就是日後你交易風格中的個性。
交易,用一種最簡單方式來跟漲或者跟跌
理論改變不了世界,也改變不了自己,只有通過時間閱歷才可以。學習交易技術,目的不是為了立刻賺錢。而是為了學會從某一個緯度來認識和解讀市場,交易技術理論本身是死的,可是認知應該是靈活的和獨自的,這個你能觀察到的不同緯度就是日後你交易風格中的個性。就像讀書不會直接產生財富,但是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以更有價值的角度認識世界,而這是最終形成能夠獲取財富能力的源泉,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格局。交易也是如此,交易技術不會直接產生盈利。當然,也不是很多人以為的那樣只要學習堆砌了足夠多的交易技術就可以在市場為所欲為了,交易技術確實很重要。
但是如果你的志向是想當一名優秀的分析師,保持停留在技術層面就可以了。如果你想當一名優秀的交易者,再重要的技術分析也只能是基礎,在此之上還有更重要的東西要去學習。
所有的技術指標都是一種記錄價格過去波動的痕跡,靠它能夠預測行情本身就是一廂情願。
當然也可以把這種痕跡說成是一種邏輯,只不過這種邏輯的觸發條件除了有很多必然因素之外,還有很多偶然因素,以至於觸發一次之後就沒有可能再重新把各種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集齊準確的觸發第二次,邏輯還是那個邏輯,只不過會或多或少的走樣,這就是市場中經常說的,歷史會重演,但不是準確的重複。學習不同的交易技術的確對交易者是必要的,市場它可以從不同的緯度來説明交易者認識而這最終會説明交易者形成交易能儘管市場是虛的,但是市場背後的人卻實實在在的。學習交易技術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那些把交易技術當成決定盈虧的結果來學習的交易者,都很難形成自己的交易能力,最終不得不離開這個市場。學習交易的過程更像是一個把複雜的思維變簡單的過程。儘管你學習了很多交易技術,總結了很多形態,但是你會發現所有看起來充滿不確定性的表像都掩蓋不了行情非漲即跌這一本質的現實。
對於交易者來說,最合理,最聰明的做法就是既然始終把握不住過程,那還不如直接從結果開始。我承認自己把握不住價格走勢的過程,但是我可以以一種最簡單方式來跟漲或者跟跌,這就是交易系統出現的動機。既然怎麼猜都猜不對,行情怎麼走最終都那麼索性就不要去猜會以某一種方式告訴這都會體現在某一種具體的交易信號。你所要做的就是:跟上!華爾街有一句很有名的諺語:“一個好的操盤手是沒有觀點的操盤手”。我再加上一句:“或者說市場走出的方向就是他們的觀點”。跟隨本身就是離趨勢最近的交易方式,儘管它具體表現為追漲殺跌,聽起來不太好聽。實際上,追漲殺跌也是很多交易者虧損的主要原因,這裡面的原因在於一種概率與趨勢的反向轉化。
當趨勢出現的越明顯,波動幅度越大,那麼它繼續順應原來方向的概率就會越小,回檔或者反轉的概率就會越大,經常出現交易者買在天花板,賣在地板上的情況,尤其是對激進的突破策略的交易者來說更為明顯。
這由此衍生出了兩個概念:概率和止損。
所有的虧損都產生於我們以為是趨勢繼續的大概率事件,而實際上卻是大概率事件向小概率事件轉變,轉變之後原來的小概率事件就變成了大概率事件,原來順勢的單子也變成了逆勢的單子。這個時候唯一能做的是什麼?止損!這個時候最怕的是什麼?僥倖!市場有的時候特別淘氣,來回震盪的厲害,儘管如此,你還是應該堅決止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你可以一直在場內,對於堅持正確的事情,偶爾錯了也是對的,對於做了錯誤的事情,恰好對了也是錯的。二八定律怎麼來的?同樣是做交易不久的新手,別人都爆倉出局了,你還有可供交易的資金,那你已經站在那個“二”裡面了。對於那些離開的人來說,就像個賭徒一樣,過把癮之後連總結經驗教訓的資格都沒有了,那他們的虧損就變成了永遠的虧損,對於你來說可以繼續留在場內驗證和總結,這就變成了一種事實上的成本。最後我要說:沉迷於交易技術的小碎步裡,你終歸會在不確定性中迷失自己。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2024年底,外匯天眼曾經發布「小心PT Fintech!缺乏監管、網站成立不到1年的高風險平台」,提醒用戶這家交易商存在監管瑕疵,而且網站效期短暫,有相當高的詐騙疑慮。今年9月,我們又陸續收到投資人針對該平台的投訴爆料,以下是相關的情報。

根據台灣2025年9月的打詐儀錶板統計數據,已通報的財務損失高達新台幣67億元,其中前2名假投資與假交友詐騙就占了41億元。有鑑於此,外匯天眼除了收錄交易商資訊外,也會針對討論度高的券商進行測評或曝光。最近我們注意到Prestige天譽國際爆出不少負面評價,下面是相關的研究與解析。

近年來愈來愈多投資人具備風險意識,在使用一家券商前會先了解其監管情形、交易環境、出金狀況,以此避免假投資詐騙。然而,平台的評價並非永遠不變,可能隨著監管變更、政策調整而改變,像經營多年的經紀商GTSEnergyMarkets,最近兩年的口碑就急轉直下,幾乎快要與詐騙平台沒有區別。

各位投資人請小心,近期外匯天眼收到一位投資人的求助訊息,表示自己因為誤信詐騙集團的話術使用了Clayton Markets這平台,結果無法出金,並因此損失了新台幣10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