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國7月製造業訂單的最新數據再度拉響全球貿易警鐘。德國聯邦統計局週五公佈,經季節調整後的工廠訂單環比下降2.9%,不僅遠超6月0.2%的小幅回落,也與市場原本預期的0.7%增長形成鮮明反差。這一跌幅創下自今年1月以來的最大紀錄,並標誌著德國工廠訂單已連續三個月下滑,進一步凸顯出全球貿易環境在關稅上升背景下的脆弱性。細分來看,來自海外的訂單減少了3.1%,其中歐元區內部需求下降3.8%,表明貿易低迷
德國7月製造業訂單的最新數據再度拉響全球貿易警鐘。德國聯邦統計局週五公佈,經季節調整後的工廠訂單環比下降2.9%,不僅遠超6月0.2%的小幅回落,也與市場原本預期的0.7%增長形成鮮明反差。這一跌幅創下自今年1月以來的最大紀錄,並標誌著德國工廠訂單已連續三個月下滑,進一步凸顯出全球貿易環境在關稅上升背景下的脆弱性。
細分來看,來自海外的訂單減少了3.1%,其中歐元區內部需求下降3.8%,表明貿易低迷並非單純受美歐貿易摩擦或關稅壁壘影響,歐洲區域經濟自身的疲軟也在發酵。同時,德國國內訂單環比下滑2.5%,反映出本國企業和消費者信心在經濟不確定性中依然承壓。
統計機構指出,訂單總量的回落部分受到超大額專案驟減的影響。資料顯示,單筆價值超過5000萬歐元的訂單顯著減少,其中與飛機製造巨頭空客相關的大訂單下滑尤為明顯。然而,如果剔除這類波動性較大的專案,整體訂單反而實現了0.7%的增長,這意味著基礎需求並未全面崩塌。
在行業分佈方面,電氣設備訂單的減少最為突出,對整體製造業構成拖累。但值得關注的是,德國核心支柱產業汽車行業的需求出現回升,消費品訂單同樣錄得增長,顯示局部行業仍具有一定韌性。
未來幾個月,全球經濟需求的恢復速度、國際貿易政策的變化以及國內市場的消費趨勢,將成為決定德國製造業能否走出低谷的關鍵。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