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月以來,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全球資本市場陷入劇烈震盪。海外機構資金正加速撤離美元資產,避險資產交易升溫,市場格局正在悄然轉變。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同步走低,反映投資人風險偏好降溫。10月13日,美債2年期與10年期殖利率分別下跌1.63與1.95個基點,美元指數重挫0.56%,報98.977,較年初累計跌幅近9%。資金撤離的現象愈發明顯。在此背景下,黃金成為最大贏家。上週三(10月
本月以來,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全球資本市場陷入劇烈震盪。海外機構資金正加速撤離美元資產,避險資產交易升溫,市場格局正在悄然轉變。
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同步走低,反映投資人風險偏好降溫。10月13日,美債2年期與10年期殖利率分別下跌1.63與1.95個基點,美元指數重挫0.56%,報98.977,較年初累計跌幅近9%。資金撤離的現象愈發明顯。
在此背景下,黃金成為最大贏家。上週三(10月8日),現貨黃金歷史性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52%;本週一(13日)早盤更突破406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場避險情緒高漲,黃金再度被視為資金避風港。
市場分析指出,部分投資人因擔憂AI與科技股估值過高,藉由貿易摩擦進行獲利了結,但預期不會重演4月時的劇烈震盪。並認為,美股近期回檔主要受政策不確定性、企業獲利壓力與美元走強影響。標普500指數年初至今漲幅近20%,估值過高導致「情緒宣洩式」拋售,輝達單日市值蒸發逾2000億美元,特斯拉、亞馬遜等權重股亦大幅下跌。
歐洲市場同樣承壓,儘管歐洲央行降息預期提供部分支撐,但仍不足以吸引資金回流。整體而言,市場資金出現結構性分化——部分流入債券、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部分轉向新興市場ETF,但尚未形成明顯趨勢。
相較於西方市場的劇烈波動,中國股市與債市表現出高度韌性。債券市場走勢平穩,市場對消息反應有限。多家研究機構認為,當前的衝擊主要為短期現象,長期影響可控。民銀研究指出,此輪貿易摩擦或是美方在11月APEC峰會前爭取談判籌碼的策略,影響程度料小於4月。招商宏觀團隊則預測,中國第四季有望推出更多穩增長政策。
市場則指出,由於10年期美債殖利率接近目標下限4%至4.25%,投資人可考慮減持長期國債,轉而增持抗通膨債券,以對沖關稅可能帶來的通膨壓力。他同時預期美元短期可能反彈,但隨美聯儲(Fed)降息週期臨近、停滯性通膨風險升溫,美元上行動能將趨弱,而黃金有望進一步挑戰4100美元關口,在4000美元附近形成技術支撐。
整體而言,貿易摩擦持續推高全球避險需求,資金在波動中尋找新錨點。黃金再度成為焦點資產,而中國資產的韌性與經濟穩定性,正吸引更多機構視其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
【黃金技術分析】

可以嘗試觀察4150的壓力位置,如未突破到4150,可能會在4150~4100的區間震盪,方可在此區間進行高空低多的投資策略。
壓力:4150美元/盎司
支撐:4100美元/盎司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分析、研究、價格或其它資料只作一般市場評論,不代表本平台立場,任何流覽人士需自行承擔一切風險,請謹慎操作。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