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第二季度經濟表現意外強勁,得益于消費者支出與企業投資的持續韌性。美國經濟分析局的資料顯示,這是近兩年來最快的季度增速,顯示出在通脹壓力未消的背景下,需求端仍在支撐整體活動。然而,這種表面繁榮背後隱藏著風險:勞動力市場正在失去過去的彈性,招聘節奏放慢、薪資漲幅趨緩,令未來消費能力存在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彭博近期對80位經濟學家的調查表明,從今年第四季度到2026年底,美國就業將以月均約7.1萬的

美國第二季度經濟表現意外強勁,得益于消費者支出與企業投資的持續韌性。美國經濟分析局的資料顯示,這是近兩年來最快的季度增速,顯示出在通脹壓力未消的背景下,需求端仍在支撐整體活動。然而,這種表面繁榮背後隱藏著風險:勞動力市場正在失去過去的彈性,招聘節奏放慢、薪資漲幅趨緩,令未來消費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彭博近期對80位經濟學家的調查表明,從今年第四季度到2026年底,美國就業將以月均約7.1萬的速度增長,較上次預測值少約2萬。這一幅度的下修顯示就業增長明顯放緩。疲弱的勞動力市場將迫使美聯儲維持寬鬆政策,未來一年或繼續降息以緩解經濟壓力。
受關稅與結構性成本推動,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觸及3.2%的高點,隨後直到2026年下半年才會逐漸回落。溫和但持久的通脹讓貨幣政策空間受到限制,但就業下行帶來的需求疲軟又要求央行保持靈活,這使美聯儲面臨兩難。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宣佈今年首次降息,強調勞動力市場已無法再被描述為“非常強勁”。經濟學家Luke Tilley也指出,疲軟的就業、崗位流失以及服務業消費疲態,最終將蓋過關稅對商品價格的衝擊,促使美聯儲在2025年底前進行多次降息。
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底前就業將繼續降溫,明年才有望逐步改善。由於家庭消費受勞動力市場拖累,2026年前的經濟增速大概率保持在低於2%的水準。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